搜尋新聞關鍵字

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-10月2日舉辦兩場中醫免費線上講座

黃清綜 2022/09/30 873

【記者黃清綜/台北報導】

第一場主題2022年10月2日星期日下午14:00 至15:00

主題:中醫應用在兒童學習遲緩、腦性麻痺治療的角色

邀請主講人:恩主公醫院中醫部主任 張晉賢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發展遲緩兒發生率約為6-8%,台灣每年約有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,每年就會新增1萬5000名發展遲緩兒童,也就是說,台灣平均每15 位孩子,就有一人可能發展遲緩的問題。

發展遲緩是指在認知、語言及溝通、心理社會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,有疑似異常的情形,須經由專業醫療評估確認。若小孩的發展與一般正常小孩相差兩個標準差以上,就是屬於「發展異常」。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有很多,目前已知基因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為最大,而環境因素包括後天營養、家庭環境刺激等。 發展遲緩的治療只要以早期療育為主,包括物理或職能治療,以及感覺統合刺激,藉由活動訓練,促進兒童的神經發展以及強化肌肉訓練,來改看遲緩的程度。語言發展需接受專業語言治療。一般來說三歲前是發展遲緩的黃金治療期,提早診斷治療,效果可提高10倍以上,可見早療的重要。

在傳統中醫學中也有類似發育障礙之描述,也累積了許多治療發展遲緩兒童的經驗。在《小兒藥證直訣》中談到「五遲」就是中醫對小兒發育遲緩的觀察,有立遲、行遲、語遲、髮遲、齒遲等,「五遲」中的「語遲」指的是語言發展遲緩,「立遲」與「行遲」其實就是動作發展遲緩,「髮遲」初生時沒有頭發或非常少,隨年領增長頭髮仍稀疏難長或不濃密,「齒遲」指一般嬰兒六個月至八個月大時開始長牙,大約到兩歲半至三歲時會長齊二十顆乳牙。若一歲仍未出牙、或數量甚少,就是屬齒遲;而「五軟」,則是指小兒頭軟、項軟、口軟、手足軟、肌肉軟。這五種發育遲緩和五種肌肉萎軟的疾病都屬於小兒發育障礙的病症。 中醫在治療上述「五遲」、「五軟」等兒童發展遲緩,主要有兩種策略,一為「藥物」,二為「針灸」,自古以來中醫將這些情況分屬不同臟腑的虛損,臨床上使用通竅、醒腦、健脾、補氣、滋腎等相應的藥物來治療。 除了針灸及藥物治療外,平時在家裡也可以幫小朋友「捏脊」。

捏脊的操作方式:用雙手拇指指腹與食指、中指、無名指三指的指腹對應用力,捏住小兒脊柱兩側肌肉,從正中間旁開兩指節的寬度(以小孩子的食指及中指的寬度測量),拇指在後,另三指在前,三指向後捻動,拇指向前推動,每捏一次,向上推移一點。從尾椎骨處開始,和緩地向上推移,至頸部後為止。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,若孩子有「五遲」、「五軟」的情況發生,例如:手足動作不靈活、無法抓握東西、雙足不能行走或無法咀嚼和吞嚥等狀況,也要多加留意是否有「腦性麻痺」的可能。

目前在中外已有研究證據顯示,中西醫整合復健治療腦性麻痺,比傳統治療方法更為有效,小兒腦性麻痺所致的症狀包括運動障礙、感覺異常、語言能力及智力異常或低下。而所謂的運動障礙是指腦性麻痺患兒的運動能力較同齡正常兒低,運動自我控制能力差。程度較輕者,手、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,嚴重者雙手則不會抓握東西,雙足不能行走,甚至連翻身、坐起、站立、咀嚼和吞嚥都不會。 針灸對於減輕臨床症狀具有價值,特別是能夠解除或緩解肌肉痙攣造成的疼痛,也可針對不同病狀和需求,選取頭皮真相對應的區域,如運動區、感覺區、語言區等還搭配治療。針灸能刺激人體一定的部位,激發經絡之氣,調節臟腑氣血功能,達到防治疾病,使機體康復的一種醫療方法。

第二場免費中醫藥講座 同日期下午15:00至16:00

主題:中醫藥與人體免疫相關的探討

主講人: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 楊賢鴻 長庚大學中醫系教授兼主任 免疫力就像是一座城堡的城牆,堅固的時候,外來的敵人就不易攻破,身體也較不容易被感染或生病。除了均衡飲食和運動外,也可以使用中藥來提高免疫力。 免疫力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總稱,在體內的功能不外乎就是防禦及偵測外來的侵入者,如細菌、病毒等,當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時,人體健康必然也會出現狀況。 人體的防禦系統是很精密的,大致上可分為兩道防線來捍衛我們的健康。 第一道防線就是黏膜系統,如皮膚、口腔、眼睛、鼻黏膜等。此道關卡是保護、抵抗外界的物質,將一些較大的灰塵顆粒、細菌及髒東西阻擋在外面,隔絕被入侵的危機;而較小的細菌或是物質,第一道防線阻擋不住,就會侵入身體裡。

第二道防線為身體免疫系統,免疫系統的主要成員包含的淋巴、脾臟、胸腺、扁條線,其中還有負責免疫細胞的運送,有的負責製造免疫細胞,如T細胞、B細胞、吞噬細胞等,形成像網路一樣,分散至人體各處,來消滅外來的入侵物質。 中醫對於免疫力的概念在自古就有。

正氣:人體的臟腑經絡正常生理功能所產生各種維護健康的能力,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力。

邪氣:指病毒、細菌等外來的侵犯人體的物質。正氣存內、邪不可干;只要人體正氣充足,邪氣就不容易侵襲,不容易生病。

衛氣:有防禦外邪、溫養全身和調控腠理的生理功能。 中醫學五臟學有提及,與免疫系統有關的臟腑為肺、脾、腎。

肺:指呼吸系統,包含鼻、咽、肺、皮膚等,為身體的第一道防線。

脾:是指消化系統,中醫稱脾為後天之本,消化吸收功能好,才能有良好的抵抗力。

腎:中醫稱腎為先天之本,也是一個人的先天體質,是生命力活動的活動力,有推動人體生長發育、防禦外邪入侵的作用。 提升免疫力除了作息正常、適當運動之外,可攝取優質蛋白質、全穀根莖類、1補充維生素D及益生菌,也可以借重老祖宗的智慧,以傳統中藥材食補,為免疫力加分。

★演講通告:在醫部主任及111年10月02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2日下午楊賢鴻點到4點,由恩主公醫院張晉賢中長庚大學中醫系教授兼主任,在線上有免費視訊課程,主講中醫應用在兒童學習遲緩、腦性麻痺治療的角色、中醫藥與人體免疫相關的探討!

★免事先報名,屆時可以網路查詢關鍵字「瘋中醫 基金會」即可找到入口,可以上「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」網站查詢喔!!

https://reurl.cc/l9kRVl 也可獲得更多的資訊喔!!

★上課方式:採用Zoom軟體視訊 (使用手機或電腦上課,建議事先下載視訊軟體先行熟悉使用方式,避免臨時慌亂)

★上課人數:200人

★上課費用:免費

★並每場贈送2位聽眾2本養生書

★全國知名中醫師線上講座影片介紹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g-S7bEcjJs